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

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

本网站支持IPv6     保单查询登录/注册 收藏|设为首页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挂牌两周年
发布时间:2017-04-21 信息来源:南方网 作者: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规划面积28.2平方公里,分为前海区块15平方公里(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范围)和蛇口区块13.2平方公里。其中,前海合作区全称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珠江口东岸,南头半岛西侧,由桂湾、前湾、妈湾三个片区组成;蛇口全称原为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于深圳南头半岛东南部,与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隔海相望,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发源地。
  “前海概念”于2008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广东省编制珠三角规划纲要(2008-2020)时提出;201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2011年3月,国家将深圳前海开发正式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前海作为“十二五”期间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2012年7月,国务院批复《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支持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前海,强调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这是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基层视察的第一站;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蛇口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随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运作。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手缔造、亲自决策成立的新时期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党中央对前海始终高度重视、寄予厚望。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赋予前海深港合作区及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4项重要使命,包括:自由贸易试验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保税港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国际性枢纽港、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验区、深港人才特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邮轮经济试验区等。同时,国务院还统筹设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33个国家部委及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参与的前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前海开发开放的国家决策平台。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推动前海在深港合作、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体系,使前海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前沿、开放的热土和创新的高地,被誉为“特区中的特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各部委、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前海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区经济总量在千亿能级持续提升,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新城建设突飞猛进,深港合作成果丰硕,产业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片区注册企业从2012年的5215家增长至2016年底超过12万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8.8%;注册企业增加值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元,2016年实现1416亿元,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18.1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88.73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0%;2016年全年实现税收收入269.33亿元,同比增长48.8%;合同及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547.67亿美元和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和70.6%,分列全国自贸区第一、第二。
  初步预计,今年1-3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税收126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6.95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工作实现“开门红”。前海作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区域的引擎作用持续体现。
一是坚持高标准改革,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推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商事制度、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创新,累计推出20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67项;全省复制推广37项,占全省的56%。国务院最新发布复制推广的19项改革创新举措中,有6项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创,按照中央要求,已有15项完成复制推广,4项正在推进落实中。如我们以“降门槛、提效率、便企业”为目标,深入开展“负面清单”优化改进研究,上报简短版“负面清单”建议方案,得到商务部充分肯定;开展实施“多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改革,搭建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将外资企业注册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等。中山大学第三方独立评估显示,前海蛇口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与上海自贸区同属第一方阵,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榜首。
  二是坚持高水平开放,深港合作步伐全面加快。明确前海1/3空间面向港企出让,2016年面向香港企业公开出让4宗土地,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分别为5.86万平米和38.9万平方米,占全部出让土地的65.6%和67.4%(2013年以来累计向港企出让土地33.47万平米,占比48.5%)。深化深港两地产业合作,推动香港汇丰、恒生银行、东亚银行分别成立港资控股的内地首家证券和基金公司;成功引入汇丰集团、周大福、新世界、东亚银行、香港嘉里、九龙仓等一批知名港企。充分发挥深港青年梦工场作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第一站”的作用,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63个,其中香港团队77个,为香港大学生提供666个工作实习岗位,接待8000名香港学生前来交流学习。截至2016年底,片区累计注册港资背景企业4223家,实现增加值392.61亿元,占自贸片区2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11亿元,占41.2%;纳税85.35亿元,占31.7%;合同及实际利用港资520.26亿美元和36.07亿美元,分别占95.0%和94.8%,港资企业作为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三是坚持高质量创新,金融创新成果丰硕。在国务院和各国家部委出台支持前海金融创新72条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动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和跨境双向股权投资等“四个跨境”。尤其是跨境人民币贷款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底备案金额超过1100亿元,累计提款364.57亿元,业务规模领先全国。推动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前海,启动建设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积极培育新型金融业态,2016年底,片区累计注册金融类企业51188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195家,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分列全国第一、第三,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地。经初步估算,全年片区金融类企业对片区增加值和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9.8%和46.7%。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展金融综合监管,对4万多家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进行系统性风险排查,尤其是对存在风险隐患的P2P网贷平台开展数据归集,共梳理重点关注企业43家,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实践经验。目前,我们正积极推动国务院出台深港金融创新的“20条”政策措施,以此迎接明年香港回归20周年。
  四是坚持高起点谋划,法治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加快推进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在立法、司法、执法体制改革、廉政监督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坚持立法先行,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 “一条例两办法”(前海合作区条例、前海管理局暂行办法和前海湾保税港区暂行办法),构建前海法治建设基本框架。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落户前海,挂牌成立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前海法院率先开展“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在国内首创庭前会议制度;审结首单适用香港法律的经济纠纷案件,实现前海适用香港法律的重大突破;首创港籍陪审员制度,率先探索审执分离、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审判权分离;推动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机构“一中心、两基地”(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落户前海,全国10家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中有7家落户前海,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推动《联合国贸法会仲裁规则》首次在中国落地,组建全国唯一的自贸区仲裁联盟。成立前海廉政监督局,在全国率先实施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一体化监督”模式。
  五是坚持高效能运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按照精简高效、机制灵活的原则,依法设立法定机构——前海管理局,并与招商局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建立起以法定机构为主导的“政府职能+前海法定机构+蛇口企业机构”的市场化政府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强区放权和简政放权改革。“放”的方面,前海承接省市下放的131项行政审批权,在经济建设领域享有副省级城市权责。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一口受理、一网服务、一门审批,一颗印章对外”;“管”的方面,利用大数据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联合中央、省、市28个部门,对片区10多万家企业完成信用查询和“企业画像”。此外,在人才服务方面,全力推进深港人才特区和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拥有香港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在前海直接执业,构建前海人才工作联盟,探索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大开发、大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六是坚持高品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有序出让产业用地,2013年6月开始,累计出让27块产业用地,面积68.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0.60万平方米。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出台《前海合作区总部企业认定及产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南》等4个规范性文件,完成2批次34家总部企业认定,累计发放扶持资金1.47亿元;推动落实“十大总部招商计划”,成功吸引到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知名港企及其他龙头民营企业总部已落户前海或拟落户前海。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出台并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资金管理办法,共审定通过七批试点项目,累计扶持项目104个、补贴金额5.85亿元,拉动社会资金66.13亿元。积极开展人才所得税退税工作,共认定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250人次,个税补贴合计8441万元。截至2016年底,片区累计注册企业12.46万家,开业运营4.93万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169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设立企业497家,纳税过千万企业达276家。目前,片区已形成以金融为核心、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经济活跃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七是坚持高层次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初显。推动国家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永久落户前海。加快“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布局,与印尼、白俄罗斯、阿联酋、印度等多个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招商局集团、中集等国际化企业加快在沿线国家布局发展。推动招商局集团建成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支持招商局在全球18个国家、35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截至2016年底,共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23个国家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投资设立218家企业,注册资本合计49.63亿元。前海企业累计向“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企业(机构)3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13亿美元。
  八是坚持高起点建设,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持续开展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和“十大战役”,统筹“五大方面军”全面推进88个在建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8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00亿元。目前,前海片区累计建成交付使用89栋建筑,建筑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其中前海片区58栋67.5万平方米建筑完成结构封顶,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创新商务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并交付使用。航空限高、平南铁路拆迁、土地整备等制约片区发展建设的重大瓶颈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数据显示,2016年前海蛇口片区单位面积投资额和增长速度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1.4%的土地上实现了9.8%的投资额,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6.5%。特别是前海合作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5亿元,占历史累计投资的40%,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片区面貌日新月异。
  2017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前海5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深港合作和金融创新为重点、以自贸新城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前海开发开放,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样”的新变化。